有人说他是“拼命书记”,也有人说他是一盏耀眼的明灯,燃烧自己,照亮全村,带领村民们将地处燕山深处、长城脚下的塞北贫困山区特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他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基层干部”等众多称号。他就是河北省滦平县周台子村党委书记范振喜。
挖穷根,当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
上世纪80年代,周台子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后进村。1987年,村党支部书记出现空缺,镇党委专门派出工作组到村里协助挑选带头人。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到当时才25岁的退伍军人范振喜身上,这个年轻人有头脑,为人处世公道正派。
“大家推举我,我就要对大家负责,一定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拼了命,也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面对一双双渴盼的眼睛、一张张信任的选票,范振喜肩上扛起了沉甸甸的担子。
上任后,范振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走村入户,找乱源、挖穷根,最终悟出一个道理:“手里没把米,叫鸡都不来。只有集体有了经济实力,才能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凝聚人心。”
周台子村原有几个矿点是由个人承包,但村里的承包费却一直收不齐,其中就包括范振喜二哥范振礼经营的最大矿点,群众意见非常大。为此,范振喜一次次往范振礼家跑。“我是你亲弟弟,但也是村支书。你多挣钱只是咱家的福,可大伙儿把我推到这个位置上,我就得为全村人谋幸福。村集体壮大了,大家伙才能都过上好日子。”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范振喜的劝说下,范振礼忍痛交出了矿点,其他矿点承包人看到村里治理矿点的决心,也摆正了心态,一一和村里签订了承包合同。当年,村集体就进账近10万元。
清理陈欠,治理乱砍滥伐,栽树垒坝,扩稻田;建学校,建草片厂、浴盆厂,恢复砖瓦厂等企业……一项项举措的推出,为村里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讲奉献,活着就要多给老百姓干点事
“担任这个职务,是大家对我的信任。我不仅要把大家的信任装在心里,更要把它视为责任,给老百姓实实在在办事谋福利。”范振喜说。
1991年秋,正当周台子村的发展有了点眉目,人心也渐渐拧成一股绳的时候,范振喜患上了血癌。党组织在危难之际给了他关怀,乡亲们也伸出一双双温暖的手,短短几天,村民自发捐款达10多万元。手术出院后,范振喜不顾医生“要静养”的嘱咐,毅然回到工作岗位。70多岁的老父亲流着泪劝阻:“你不要命了!?”范振喜却说:“我的命都是乡亲们给的,活一天就要奋斗一天!”
1995年,村“两委”谋划建一个年加工量5万吨的铁选厂,但资金缺口7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范振喜提议向村民借,借条由村“两委”成员共同签字,并承诺,赚了是大伙的,赔了由村“两委”还,就是砸锅卖铁也绝不欠村民一分钱。就这样,范振喜带着村“两委”干部走家串户,跑了半个月,按下230多个红手印,终于筹齐了建厂款。正是这个大胆的决定,让周台子村实现了重要跨越。
2001年,周台子村赶上百年不遇的大旱,滦河水干涸,千亩稻田急等水插秧。范振喜不顾身体虚弱,白天购置机泵管带,夜晚又和村干部分头盯在工地上,一天天、一夜夜的奔波操劳,全村稻田灌溉问题终于解决了,他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过整整七天的抢救才挺了过来。
从那以后,尽管范振喜每天都必须吃大把的药,一天补充二三十次的人工泪液,但他无怨无悔:“信任和恩情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我得抓点紧,活着就要多给老百姓干点事。”
做表率,清正廉洁坦荡做人
在周台子村廉政教育展室,保存着一张购买一个56元插线板的发票,发票上签着村“两委”5个人的名字。
周台子村富起来了,村集体有钱了,但范振喜对花钱却“抠”得越来越紧。
为保证村集体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范振喜和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十几项规章制度,做到大事由村民代表说了算,小事由理财小组监督,不乱花群众一分钱。各种群众福利、重大工程建设等大事,都要经村“两委”、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解决。同时,还建立了村内重大事项逐户征求意见制度,对需要全体村民决议的事,按程序根据村民意愿做决定。
“作为村里的当家人,一定要珍惜大伙对我的这份信任,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范振喜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任职31年,他没有一个家人、亲属在村“两委”和村办企业任职。涉及到村里的大小工程,他也从不让家人和亲属沾边。各级党组织发给他的奖励资金,全部奉献给村公益事业。
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范振喜,不仅仅赢得了全村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他一心为民、不谋私利的优良作风,感染着全村党员干部。他干的事多,得罪的人也多,但是历届选举,即便因病住院不在选举现场,范振喜年年都是全票当选。
在范振喜的带领下,周台子村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脱胎换骨,从一个“一穷二乱三散”、背负8万多元外债的贫困村变成年产值4.6亿元,集体纯收入20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的社会主义美丽新农村。范振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一个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奇迹。(记者 刘正军 通讯员 刘洋 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