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保定白沟新城管委会官方网站!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白沟新闻
白沟新闻

年终报道·2023温暖中国丨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添加时间:2024-01-01 09:48:07  浏览次数:3522  

2023年7月底8月初,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各地区各有关方面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抗震救灾,推动灾后重建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让灾区群众在低温雨雪天气中温暖过冬。

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韭园村,一家恢复营业的民宿门前挂着标有受灾时洪水淹没线的标牌(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陈家台村,61岁的村民马书金在修缮完毕的院子里展示不久前在山上摘得的柿子(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陈家台村,61岁的村民马书金在修缮后的房子内擦拭电视(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村拍摄的一座由体育馆改建而成的“佛子庄村零碳平急两用房”(12月12日摄)。这里过去是村民文化活动的空间,现在增加了储能、光伏、净水、应急发电、应急通信、石墨烯供热等设施,应急状态下可满足周边村民临时避险安置时的生活保障。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民族学校的学生们在上体育课(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民族学校的学生们在上书法课(12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北京市门头沟妙峰山民族学校的学生们在上体育课(12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北京市房山区佛子庄乡陈家台村,73岁的村民郭淑伶(前)和孙女在修缮好的厨房内准备午饭(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拍摄的修缮后的大棚一景(12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村民王恩龙(右一)与家人搬入新家(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村民王玉华(左)在村干部的陪同下熟悉还迁小区(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水高庄村,农户在修缮后的大棚内劳作(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河北省涿州市高新区学校四年级学生在上美术课(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河北省涿州市清凉寺街道一家母婴用品店的经营者任燕娜在整理童鞋(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位于涿州市的河北华商印刷有限公司工人在整理图书(12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异地重建的新房(12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徐中仁在新房子中的生活场景(12月7日摄,拼版照片)。徐中仁说,“土炕”变“大床”,WIFI、自来水、室内马桶一应俱全,新房子让她体验上了“城里的生活”。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徐中仁在新房子中贴“福”字(12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一角(12月1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中学遭受洪涝灾害的教室(新华社发,姬洪滨8月7日摄);下图为黑龙江省尚志市希望中学师生在经过维修电路、更换水损设备后的教室中上课(新华社记者谢剑飞12月11日摄)。新华社发

在黑龙江省尚志市老街基乡龙王庙村,村民赵志山(右)、车喜华夫妇在新建成的房屋里看电视(12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

12月27日拍摄的积石山县吹麻滩镇集中安置点(无人机照片)。据介绍,截至29日15时,积石山县已搭建完成用于学校教学、住宿、办公用的活动板房1165间。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安置点,山东援青医生李鸿皓(右)为喇生婷检查身体(12月23日摄)。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以来,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当地医疗机构和援青医疗队通过设立医疗点、开展巡诊等方式保障安置点群众就医服务,守护群众健康。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一家拉面店店主不顾自家在地震中受损的店铺,支起锅灶为乡亲们免费提供拉面。这是店员和附近帮忙的村民在拉面摊上忙碌(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 摄

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梅坡村活动板房安置点,受灾村民在活动板房内的火炉上烧水(12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在柳沟乡斜套村一临时教学点,老师在帐篷里给学生们上心理辅导课(12月25日摄)。当日,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开始复课。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