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农事渐起。燕赵大地农田上机声隆隆,农民们抢抓农时,奏响春耕春管的序曲。
河北省粮食总产量连续11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为助力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河北通过数字赋能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推进落实“一村一名技术员”模式,促进农机和农技相结合,争取持续提升粮食产量和质量。
农田有了“技术责任人”
“最近持续升温,你这块麦田苗情长势过好,一旦遇到倒春寒可能受损较大,未来抗倒伏能力也不够强,需要及时进行镇压。”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黄官营村种粮大户黄树强说。
去年开始,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为提升粮食单产,推行“一村一名技术员”模式,黄树强积极报名,在村里多了一个技术员的称号。
记者了解到,村级技术员为农户开展镇压锄划、机械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节水灌溉等方面咨询服务,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期,村级技术员会面对面、手把手为农户讲授田间管理技术。
邯郸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王绪杰说,村级技术员更熟悉村里具体情况,提供的服务更细致。同时村级技术员便于和农技专家深度对接,让农技专家高效提供更精准、更高品质的服务。
农机更“聪明” 种地更高效
“以前种地凭经验,即使是种地能手,操作玉米播种机时也会出现重播、漏播、深浅不一等情况。”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东双塔村绿家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栗飞域说,今年合作社购置了带有北斗导航功能的新农机,只需设置好数值,农机就能实现直线播种,行距、株距和深浅也都能保持一致。
鸡泽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力强说,购置新农机有补贴政策,种粮大户置换农机有积极性。这批新农机每天不仅比普通农机多播种玉米近100亩,每亩地还至少能多播种1行玉米,为粮食增产打下基础。
据悉,近年来河北省持续推进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加速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一些地方也开始尝试使用无人农机。在成安县南鱼口村,村里种粮大户杨俊山用手机设定好相关数据后,多台无人农机便在麦田中穿梭作业,杨俊山只需要坐在屋里远程操控、实时监控即可。
数字赋能农田精细化管理
“东旺乡的一处农灌变压器存在问题隐患,需要立即查看。”18日,国网曲阳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力大数据,发现涉农用电设备电压异常,立即通知供电所工作人员门建勇到现场核实情况,门建勇和同事及时赶往现场,消除了隐患。
近年来,曲阳县供电公司对当地农网进行改造提升,对电表进行智能化升级,通过相关系统对用电线路、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立即检修,确保春耕、夏种、秋收等关键时刻不误农时。
“以前都是大水漫灌,以为大水大肥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没想到土壤却出现板结。”馆陶县华野家庭农场负责人牛清长说,去年开始,农场在田间安装了传感器、摄像头等,实时监测农田温度、土壤墒情、农作物病虫害等信息。
牛清长说,数字化管理让种地更“智慧”。通过精准防控,他们仅用肥用药方面每亩地可以少投入28元,3000亩农田共节约成本8万多元。
来源:新华社